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宝应头条  >  宝应文学  >  运河造就了汉射阳和唐宝应
运河造就了汉射阳和唐宝应
2023年05月10日 16:15   浏览:6327   来源:李映华

宝应县是京杭大运河哺育的千年古邑,而运河在我县历史上变化次数最多,至清中期已有“邗沟十三变”之说。汉代的射阳(淮安县的第一个县城)因邗沟东道而兴,唐代的宝应因邗沟西道而生,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宝应县。


 

 

运河造就了汉射阳和唐宝应

   

 

我是1967届高中毕业生,属历史上的“文革老三届”。当时十年文革大学停办,城市不招工,毕业生无处去,1968年秋,全国196619671968三届高中、初中几千万毕业生同时毕业,全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农业劳动,叫做“知识青年”。19681015日,我插队到本县芦村人民公社劳动8年。

1976年招工到广洋湖乡运东医院,1978年参加宝应县委“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到下舍公社蹲点一年。1979年调县卫生局农村基层卫生股,创办农村合作医疗十年。1990年调宝应县委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创办老年大学。1991年宝应县成立文联,调任文联秘书长,为把宝应打造成“中国荷藕之乡”,创作出版了《中国荷文化》一书。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全国掀起了开发区热,县委、县政府抽调18名干部成立开发区筹备委员会,又调我任开发区办公室主任。为纪念宝应县定名1230周年,我收集大量历史资料,编写出版了文史专集《运河明珠宝应》一书。1993年我被调任宝应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运河明珠宝应》一书由省政协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列江苏省文史资料第70辑,报全国政协存档。写这本书使我对宝应历史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其中一个主要的论断是宝应县的汉文化主要在射阳,唐文化主要在宝应。射阳因古邗沟(吴王邗沟)而兴起,宝应因京杭大运河(大业邗沟)而兴起,宝应历史上称为“邗沟东道”和“邗沟西道”。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宝应县的地理面积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文革前江苏省以长江为界,只分“苏南”和“苏北”;而改革开放以后把江淮之间划为“苏中”,称兴化、高邮、宝应为“里下河兄弟三县市”。其实在苏中宝应县是建县最早的。


秦代的东阳县

我县在夏、商、西周时期属淮夷族。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又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废除周朝的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在苏中地区设四县:南为广陵县、西为盱眙县、北为淮阴县、中为东阳县,东为大海。当时的东阳县城在云山脚下,距西边的盱眙城仅75里,东达射阳湖(当时湖与海通,盐城还是海中岛屿),所以秦代的东阳县应当比今天的宝应县大一倍,东阳是我县的第一个县城。南部有片突出水面的高地称“高沙”,秦始皇东巡于此建邮亭。秦末秦王子婴下令开河“引淮泗之水入海”,此河便名“子婴河”,后代于西连运河处建子婴闸,河向东至临泽入海,临泽镇建有子婴庙。如今子婴河为高、宝两县界河,子婴闸和临泽镇皆属高邮市。

秦朝末年义军四起,东阳少年杀县令,拥东阳令史陈婴为长,从者两万人,《史记》称“异军苍头特起”,“苍头”即义军尽扎蓝头巾。陈婴投奔项梁。秦二世二年七月,楚怀王立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五年项羽死,婴归汉。高祖六年封堂邑侯,千八百户,相楚元王十二年。死后子孙世袭堂邑侯,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就是陈婴的曾孙女。如此说来,成语“异军突起”、“金屋藏娇”都与宝应有关了。现在东阳已属盱眙县马坝镇东阳村,该村立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秦汉东阳城遗址”石碑。


吴王邗沟振兴射阳城

京杭大运河起源于春秋时的古邗沟。《左传》载:“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吴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西北至末口入淮河,通粮道也。”邗即扬州。邗沟是吴王夫差为伐齐而开凿,据清代刘宝楠《宝应图经》载,邗沟南引长江水,北经樊梁湖(今高邮湖),博支湖(今广洋湖)、马长汀(今兰亭荡)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白马湖、山阳池,达末口入淮河。秦汉时的射阳湖方圆三百里,由于邗沟的开通带来交通的便捷和商贸的繁荣,湖边便兴起了一座迅速扩大的射阳城,它就是今天我县东荡地区的射阳湖镇。

秦末楚汉相争时,楚霸王项羽的叔父项伯(名缠)知项羽有勇无谋而心向刘邦,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拔剑对舞,保护刘邦。后项羽败,刘邦建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正月“封项伯为射阳侯,赐姓刘,食邑射阳国。”后其子项睢犯罪不嗣,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国除改射阳县。在汉代我县境内西为东阳县,中建平安县,东为射阳县。南边建高邮县(高沙、秦邮各取一字)。

三国时魏正始二年(214)魏将邓艾南下拒吴,在我县西北白马湖畔屯田,开白水塘,筑石鳖屯,东晋称石鳖城,梁天监十三年(514)置石鳖县,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四月撤消,并入安宜县。

东汉建安五年(200)广陵郡太守伏波将军陈登将郡治(相当于今天的扬州市政府)移至射阳,这大大地促进了射阳的城市发展,射阳城墙东西南北设四门,园沟吊桥。农业丰收,商贸繁荣。他又从津湖(今界首湖)向北开一条达白马湖的南北直道“夹耶渠”,魏蒋济《三洲论》称:“陈登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此渠后来被隋炀帝开大业邗沟所利用。因为广陵(即扬州)在长江前线,屡受东吴的抢掠骚扰,所以射阳作为广陵郡治所在地,一直沿续到三国归晋才结束,前后约有65年。


因邗沟而兴的古射阳汉文化十分发达,出了诸多名人。首先是射阳侯项伯,他当是老于斯而葬于斯。此外射阳出一门两太守,其父臧,汉末为扬州刺史、丹阳太守、平许昭有功,迁使匈奴中郎将,出使西域三十六国,是位杰出的外交家,后转长水校尉,终于太原太守。其子臧洪,为讨伐董卓的盟主,先为广陵太守张超手下功曹,后投袁绍,任青州刺史,转东郡太守。兴平二年(195)曹操围张超,洪求袁绍出兵相救,绍不准,张超被曹操灭族。洪背袁,城破被俘,骂袁不义。同乡陈容为东郡丞,亦不服,二人皆被袁杀,史称“射阳二烈士”。此外射阳还出了位大文豪,就是名列“建安七子”的大诗人陈琳。陈寿《三国志》将臧洪与吕布等并列为名将,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突出关羽的忠义,对臧洪只字未提,为了增强文学性,对陈琳则大书而特书,射阳汉墓群中曾有陈琳墓,唐温庭筠有著名的《过陈琳墓》诗,毛泽东曾作草书。

射阳作为数十年的郡治首府,城外留下了大面积的汉墓群,现称“九里一千墩”,但古代宝应有民谚云:“射阳三千六百墩,不知谁是楚王坟?”有人推测这“楚王”可能是楚元王刘交。但我以为刘交墓在徐州的可能性较大,射阳“九里一千墩”中的楚王,很有可能是韩信。一是因为射阳是淮安县的第一个县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号“射阳先生”,故居就名“射阳”。汉之射阳县,晋义熙元年改山阳县,隋唐为楚州,南宋绍定元年改淮安军,端平元年改州,元至元二十年升为路,明清为淮安府,1914年废府改淮安县。现在淮阴市又改淮安市,淮安县改为楚州区。二是西汉五年项羽败,韩信被封为楚王,与萧何、张良并称为“兴汉三杰”。六年有人告信谋反,高祖伪游云梦执之,降为淮阴侯,十二年被吕后所杀。我估计射阳“九里一千墩”中的楚王坟极有可能是韩信墓。 

 

大业邗沟造就宝应城

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动荡,581年隋文帝杨坚再次统一中国。我县境内东阳县、平安县、射阳县的东南部(西北部划归山阳县)、石鳖县的东南部(西北部今属洪泽县)合并统一为安宜县。

开皇七年(587)隋文帝开挖山阳渎以伐陈,此河从扬州茱萸湾向东达宜陵,然后直向北达我县射阳湖,经楚州至末口入淮河。在我县是利用的吴王开的邗沟东道,对我县的社会经济影响不大。当时县域西达云山,东临射水,但东阳城开始衰退,而射阳仍是我县境内第一城市,其余瓦房集镇很少,多为草屋村庄。


十八年以后,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开京杭大运河,“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楚州)至扬子(扬州)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当时“御道”可供两辆马车对面会车。一步为五尺,即河宽20丈。在我县利用的是已经湮塞的陈登开的夹耶渠,河成,在我县称“邗沟西道”,又称“大业邗沟”。当时安宜县城平安即在津湖(今界首湖)之北,运河以西。许多人认为隋炀帝开京杭大运河劳民伤财,弄得义军四起,隋朝灭亡。但唐代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2011年我出版了绿化环保诗集《花木情深》,第二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号召,此书荣获2012年度海峡两岸诗词节最高成果奖“紫荆花金奖”。其中有一首《隋炀帝植柳》:“杨广虽然是昏君,百错亦有一功勋。京杭运河贯南北,黄金水道利古今。沿岸植柳千里碧,乘风行帆一路青。邗沟古邑宝应县,平原绿化作标兵。”此河在我县从南端的县城平安向北经白田村、黄浦 村、泾河村入山阳界。白田这个小村庄地处平安和淮城的中点,得运河交通之利,南来北往的船只到此停留购物过夜,商贸兴旺,集镇迅速扩展,成为“安宜胜地”。

隋朝末年义军四起天下动荡,大业十一年(615),安宜县城平安被起义军杜伏威烧杀抢掠,变成一片废墟。(其遗址在今大汕隔堤退水闸附近),唐代李嘉佑《送皇甫冉往安宜》诗云:“江皋尽日惟烟水,君向白田何日归?楚地蒹葭连海迥,隋朝杨柳映堤稀。津楼故肆生荒草,山馆空城闭落晖。若问行人与征战,使君双泪定沾衣。”此诗颈联即写的被屠后的平安城。

平安城被屠毁带来了我县两大变化:一是安宜县城的转移。唐初武德四年(621)安宜县治迁白田,隶楚州。因为新兴的白田镇河两边都发展较快,两岸来往不便,唐初大将尉迟恭来我县曹甸乡扫平海寇,建镇海塔,然后便在白田新运河上架起两座大桥,北为孝仙桥(至宋改名嘉定桥),南为广惠桥,如双虹对峙,高如峻岭。孝仙桥西为县衙,桥东有新建宁国寺,大雄宝殿匾额为颜正卿书。天宝五年(746)春大诗人李白从苏州北上扬州、安宜(白田)、淮安等地,写下了《白田马上闻莺》一诗。秋复返扬州,路过白田又被安宜徐县令挽留多日,又留下了《赠徐安宜》一诗。“安史之乱”后期,上元三年(762)安宜寺尼真如向病危中的唐肃宗敬献天赐珍宝(在河南巩县获五宝,在宝应获八宝),肃宗传诏太子李豫,后驾崩。李豫接位是为代宗,按肃宗遗诏上元三年改宝应元年,安宜县改名宝应县,升楚州为上州,宝应为望县,赐号真如为“宝和大师”,所居之地敕建真如寺,其南之河曰“得宝河”。不久“安史之乱”平息,朝廷以为是得宝瑞应。


隋炀帝所开京杭大运河共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四段。在我宝应县吴王所开的邗沟东道和隋炀帝所开的邗沟西道东西相距有60里,其间是大面积的农田,因为宝应地理环境是东西两端皆湖荡,中间陆地西高东低,大业邗沟开凿以后,才使河东广大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极大地提高了稻麦棉花蔬菜的产量,所以新运河不但为我县创造了一个新县城,而且大幅提升了我县的经济水平,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


 

氾水镇实际上是平安城的再生和延续

隋末平安城被屠毁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是诞生了一个新镇——氾水。氾水在建国初是苏北六大镇之一,它是宝应县的首镇,我认为它实际上是古平安城的再生和延续,并有老镇、新镇之分。

当年杜伏威屠毁平安城,逃离人口在向北不到十里的地方定居下来,形成一个新的村庄叫“范水”(其位置在今京杭村境内),唐代储嗣宗经此留下了《宿范水》一诗:“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唐代的范水村,至宋为范水镇,建有五圣庙,宋元丰三年(1080)产灵芝五茎于庙边,以为祥瑞,因建瑞芝桥。1169年南宋楼钥使金的《北行日录》也称此镇为“范水”。元代称“范水寨”,《元史》载:“至正十三年(1353)都事石普屯范水寨,攻张士诚,旋没于阵。”后屡有洪水,元末明初最终沉于氾光湖底。

明初人口向北迁移到河东定居,称“小氾水新镇”,建三官庙,即为现在的氾水镇。《万历宝应志》载:“万历十二年自宝应南门外至氾水新镇三官庙,筑内堤三十六里,开凿宏济河引水于内行舟。范水镇亦北迁四里至三官庙新镇”。“氾”者泛也,说明当时河西尽为氾光湖。新镇南郊曾有三国时的袁术墓。

 

宋元明清时的宝应

宝应明代嘉靖年间才修第一部县志,宋元期间记载甚少,只略知一二。北宋嘉定年间知县贾涉在城南广惠桥西初建儒学,元末毁于兵火。南宋时金兵南下,宋室南渡,本县成为宋金拉锯战的地带,居民多惊走。韩世忠抗金在氾水东南建五营四哨,今日之王营村就是当年韩世忠、梁红玉大帐驻地。后至芦村又建了“韩王城”。一直北上夺取了楚州。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黄河夺淮,以后黄沙堵塞了淮河下游,淮水经洪泽湖、白马湖南下,从此宝应、高邮两县运河以西成为“行洪走廊”,变成一片片湖泊,淹没了运河西堤。西堤消失,船行湖中,一遇大风,经常翻船。有时东堤决口,河东亦淹,宝应境内形成了几十个湖泊,变成了人烟稀少的泽国水乡。

元代旅行家马可·波罗至元二十年途经宝应,在他的游记中留下了一段关于当时宝应的珍贵记录:“离开淮安府,顺着一条通往蛮子省的堤道,向东南方向行走一天的路程到达蛮子省。堤道两旁有无数宽阔的湖泊,水深可以航行。……走了一天路程,当夜幕降临时,来到一个名宝应州的大城镇。居民信奉佛教,对死者实行火葬。居民使用货币,都是大汗的百姓。他们靠工商业维持生活,丝产量很高,并且织成金线织物,生活必需品极为丰富。”


明朝初年朱元璋把苏州人赶往苏北开荒种田,史称“洪武赶散”。现在的宝应人大多为苏州人后裔,留存民谚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破虽破、苏州货”(指衣裳)等等,睡着了说是“上苏州了”,体现了对家乡的怀念。这次大移民为宝应带来了江南的先进文化。洪武三年宝应重建儒学,现存的宏伟的孔庙大成殿是江苏省屈指可数的明初古建筑。嘉靖三十六年(1557)五月初七,倭寇犯宝应,壮士丁效恭率数十青年苦战一日,全部壮烈牺牲。倭寇火烧宝应城七天七夜。此后重建宝应城,又增筑城墙,开东西南北四门。明朝分段增筑运河西堤,船不再行湖,得保安全。嘉靖四十年在城北修建碧霞宫,供奉泰山娘娘碧霞元君,以保运河平安。

清代宝应城市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南边的孔庙学宫扩大增建;北边的碧霞宫前后增建为七进,称“泰山殿”,最后为高耸的观音阁,传说最前面的石牌坊上“天下第一名山”六字,为乾隆皇帝所书。从南向北孔庙、宁国寺和泰山殿,儒释道一线排开。城内有寺庙六十余座,城外有私家园林近三十座,其中最大的是城东乔莱的纵棹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在宝应停舟策马、题匾赋诗。如《过宝应县》:“古县暗滨运河,安宜三度此经过。舍舟策马从民愿,就日观云听彼歌。昨夜虽云被灾小,僻乡宁鲜向隅多。越堤罗坝原林立,嵩目修防意若何?

清代宝应科举大有成就。本来宝应城墙有东西南北四门,文风不盛,科举不兴。明万历八年来了一位新知县韩介,他看孔庙学宫前没有出路,便下令在孔庙学宫前多开了一个城门,迎来河西的湖光秀色,称“迎秀门”,民间称“小南门”,修条路达孔庙前的泮池叫“小南门街”,池前小河上架起一座迎秀桥。风水一变科举便兴旺起来,清初出了状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朱士彦,号称“三鼎甲”,学宫前建“鼎甲坊”。迎秀桥改名“状元桥”,新娘子结婚要走状元桥、多子桥和玉带桥,叫做“走三桥”。中举做官最多的是朱、刘、乔、王四大家。1978年开始计划生育“只许生一个”,“多子桥”被改为“多智桥”。清代的宝应城约2.5平方公里,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1960年宝应湖西部分划出单独建立金湖县,隶属淮阴地区。高邮县的子婴河乡和夏集乡划归宝应县,一直保持到现在,全县总面积为1467平方公里。

 

 

202210月上旬稿于安宜闻莺轩

头条号
李映华
介绍
李映华,安宜高中退休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