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宝应头条  >  宝应文学  >  活出生命的灵动和厚度
活出生命的灵动和厚度
2022年07月18日 08:25   浏览:4125   来源:李映华

 大家都知道东汉时期有个声名显赫的文字大家许慎,他的《说文解字》童叟皆知。许慎出生于公元58年,汝南召陵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为官期间,花费二十多年时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许慎在分析上万个汉字形体的基础上,创立了以构形的"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使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是二千二百多年来读书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许慎,是当代人。1950年10月出生,籍贯江苏扬州宝应,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上海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1984年应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工作。1987年,参与筹建浦江之声广播电台。毕生从事新闻、对台、经济、科技、司法等方面的采编工作。


几十年来,许慎的作品多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广播》《新闻记者》《新闻前哨》,中国台湾《讲义》,日本《联合週報》《旅日》等国内外媒体。 著有《经营者之歌》(百家出版社),《他们解答了十万个为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与著名军事作家达世新合著);《大地留痕》(文汇出版社)等书。




在职期间,策划的广播专题有《海峽两岸经营之道系列谈》《两院院士展望新世纪系列谈》《“法庭内外"进社区、进大墙系列谈》等,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中央综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奖”;司法部等主办“全国法制好新闻奖”;“上海新闻奖”等奖项。


2004年,应邀担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2010年10月退休后,受聘担任上海广播电视台监听监视组特约视听员;2012年9月,受聘担任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市志/广播电视卷》总纂组成员; 2014年被上海市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新一届“人民陪审员”,参与地方法院刑事、民事、知识产权等司法审判工作。退休不离岗,活得充实洒脱,充分体现了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1989年,许慎和"浦江之声"著名节目主持人凌云女士同台,播出从国内航天发射现场采制好的专题节目《话说航天20年》。由于乡音难改,他被听众和好友戏谑称为"苏北广播电台主持人"正是这浓浓苏北乡音的点缀,该节目在全国对台广播中屡屡获奖。


著名作家冰心说:“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朵花,不论男人和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许慎的一生,不仅有才、情、趣的艺术擅长,更有长、高、厚的人生三元。


许慎,上世纪80年代,两岸形势有了飞速的发展,台湾也逐步开放党禁,同意部分老兵返乡探亲。海峡隔开了两岸,却隔不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隔不开经济文化交流的殷切盼望。


1987的11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筹备对台部大都市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于是,取了“浦江之声”这个有特色的电台名字。作为全国六大对台广播之一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浦江之声电台顺乎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他陪伴着一代代台胞的成长,见证着两岸贸易往来步入良性轨道。“经济之窗”、“故乡的云”、“江南好”、“外滩漫话”等栏目,为成千上万分居两地的家庭架起了空中鹊桥。节目在走进中国台湾人民心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祖国大陆有更多认同感。


工作期间,许慎多次成功策划采访江泽民、朱镕基等领导同志深度采访施南池、林青霞、格林博格等中外名家。



一个人不管身在何处,无论是异国他乡,还是天涯海角,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情结永远不会改变,那份至真至诚的挚爱永远不会改变。改革开放后,宝应县委县政府组织了12个职能部门的领导到上海考察调研。许慎知道后,利用他良好的人脉资源,热情接待来自家乡的客人,主动联系普陀区区委政府,使得宝应商贸代表团的招商工作取得成功,满载而归。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0年,当年的团员杨某惠至今还记得在上海万人体育馆举办的两个友好区县的联谊晚会。那人头攒动热烈欢腾的场面盛况空前。谁都知道,这台前幕后的筹划工作,许慎付出了多少辛劳啊!


退休以后,许慎更多的精力投进了社会事务和公益事业。

2020年3月至今,抗击新冠肺炎期间,许慎多次主动捐款,为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购买防护用品,尽一个新闻老战士的绵薄之力。


2020年10月,年逾七十的许慎先生驱车400多公里,回故乡掦州宝应为留守儿童和教职工捐赠《大地留痕》、《他们解答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图书。



在家乡射阳湖镇,许慎由中心小学张秀宏校长陪同,参观了学校的文馨廊、文翠园、阅读长廊、艺术阵地,由衷感叹家乡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认为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特色、有亮点。随后,在学校会议室与学校年轻干部进行了深刻地交流。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向家乡的教育工作者分享了社会成功人士的读书经历,倡导全校师生要多读书,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他希望年轻人认真学习工作,要不忘初心,为教育事业奋力前行。


古人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观点和王阳明的致良知,有异曲同工之妙。既强调初心本正,更强调付诸于行动的重要性。一致认为,只有脱去尘浊,方能够构建自然丘壑的清新超逸,让书本的知识活起来。



许慎先生退休后,走过世界许多国家。他说,人的生命既有长度,又有密度厚度。长度属自然,密度厚度由自己掌控。他极力推崇云游天下潇洒人生的旅游,认为是叠加生命厚度的最好举措之一。他在《大地留痕》一书中说,当一个人沐浴在春风秋雨的风景名胜中,踏遍万水千山品尝诸家百味,领略异域风情时,正是给自己的生命加点“咖啡”,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他走在英国剑桥康河河畔,重温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诗句,揣摩意境,咀嚼韵味。在大学校园,许慎长时间流连踯躅在牛顿被苹果砸过头的那棵苹果树下,沉思好久。他认为,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被果实砸过头的人千千万,为什么他们没有悟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如果没有前期大量“量变”的积累,怎么会有“质变”的一飞冲天?认识的飞跃,来自于千千万万次思考积累。他在游记中如是议论。



旅游,如何变成有文化品质的观赏,这里面有雅俗高下之分。犹如小时候,农村大人问小孩看的电影怎么样时,回答不外乎好玩不好玩一样,不追究好与不好的道理。长大后,走上教育岗位,一般都要求回答好在什么地方,说出一二三;不好的原因,也要说出一二三。旅游,通过风景名胜的观看,既要了解他的历史,还要对观赏对象作出评判。展示的目的,展现的效果,游客从中悟出道理,领略的美等多种因素,这才是旅游的真谛。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是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总部的驻地,素有“欧洲首都”之称。尽管历史不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别具匠心的建筑风格,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这里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这座城市名闻遐迩。




布鲁塞尔广场的“尿尿小童”铜像,为城市流光溢彩点缀了浓厚的一笔。这个叉腰撒尿的儿童,名字叫于连。500年前,是这个聪明的小孩急中生智,一泡尿浇灭了侵略者点燃的火药包上的导火索,拯救了一个城市的几十万市民的生命。于连作为这座城市骄傲,受到全世界的欢迎。各国领导人来到这里,都要送上本国一套服装给于连穿,至今已经有700多套。这样的旅游,不长知识开眼界吗?



每个人的一生,正如许慎先生所说的一样,长度是无法预料和改变的,但人生的厚度和高度是自己决定的。人生三观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知行合一的处事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功成果收获的厚度。我们每一个人啊,在无限的三维空间面前,如何设计我们的有限人生三维呢?许慎,就是一个标杆,一座指导人们前行的灯塔。


    

头条号
李映华
介绍
李映华,安宜高中退休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推荐头条